黄珊珊证称,她每天都为经费焦虑,也会拜托身边人协助募款,包括会计师范有伟、基隆副市长邱佩琳,并强调邱为重点拜托的对象。(记陈逸宽摄)
台北地方法院今续审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政治献金案,传唤时任竞选总部总干事、现任民众党立委黄珊珊出庭作证。黄于庭上多次强调,柯文哲个性上不喜欢向人开口募款,经常叮嘱幕僚「不要麻烦别人」,但她身为总干事,必须负责筹措选举经费,因此常主动提醒「要赶快募款,不然钱会不够」,并称基隆副市长邱佩琳为重点拜托对象。 今由检察官陈思荔进行主诘问,提及柯文哲于2023年11月间传送给黄珊珊的简讯「威京小沈,已给过,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财务状况也不好」一事。依据证人黄珊珊、李文宗及范有伟等人对话纪录,柯文哲同年10月27日曾指示召开募款委员会,成员包括黄、李、范、邱佩琳与周榆修5人;该会于11月2日晚间在竞选办公室二楼召开;柯文哲隔天即传出上述简讯,时间点紧接会议之后,足认讯息内容与募款事宜有明确关联。 请继续往下阅读...
陈思荔指出,黄珊珊当晚也曾传送名为「重要资料」的档案给柯文哲,柯隔天即回复「小沈已给过」等语,应属针对募款名单的回应,黄亦回复「明白」,显示双方当时确实在沟通募款进度。 黄珊珊证称,她每天都为经费焦虑,也会拜托身边人协助募款,包括会计师范有伟、基隆副市长邱佩琳,并强调邱为重点拜托的对象;至于邱佩琳是否曾建议向威京集团董事长沈庆京募款,黄坦言「可能有提过」,但她仅记得邱佩琳是她拜托协助的人之一,并不清楚柯文哲与沈之间是否有金钱往来。她也强调,采风公司汇款给木可,她还是到了地检署以后、看过《镜周刊》报导才知道,而竞选总部、党部、木可各有官网,一般人都能看出是否与竞选活动有关。 黄珊珊也说,柯文哲办演唱会是个人梦想,竞总认为不符政治献金规定未介入,演唱会采商业模式,由木可与尼奥、时乐公司签合约,门票8800元,收入未入竞总并缴娱乐税。负责人戴利玲为她友人,而她也看过合约,柯文哲则积极排练;至于政治献金募款,自2023年5月20日起,捐款可兑换应援小物,类似百货周年礼,衣服成本2、300元定价1450元以上,主要目的是刺激募款,而非贩售商品。 庭讯中,柯文哲律师陆正义驳斥,KP秀属商演性质,并不等同政治活动;应援行为也非买卖行为,商演门票的购买与造势活动如何商品化,其中涉及的金权交由李文宗处理。此外,商品样式等细节与第一波不同,第三波在文宣更换小物部分,检方起诉草率,对于采风部分的起诉更是入人于罪。 检察官主任林俊廷另指出,根据会议纪录与网站内容,民众党曾于官网公告第三波募款小物及募款演唱会活动,名称清楚标示为募款,此为客观事实,但若在诉讼上要将民众党与竞选总部切割,现在才主张为「误植」,根本不切实际。 不过,当陈思荔进一步追问是否还有其他企业家名单、是否曾整理名单给柯文哲时,柯文哲、李文宗委任律师均提出异议,认为问题偏离本次庭讯针对募款小物是否属政治献金的主题。审判长最后裁定异议成立,提醒黄珊珊无需再回答。
台北地方法院今续审民众党前主席柯文哲涉政治献金案。(记陈逸宽摄)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