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万玛才旦—1969年12月3日——2023年5月8日
5月8日,中国著名导演、编剧、作家万玛才旦倒下了,在他深爱的藏族土地。他的离开是藏族电影、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遗憾。他曾是笔耕不辍的藏族文学作家,更是扎根藏地、佳作不断的电影大师。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我们敬佩他对讲述藏族故事、藏族文化的坚持,怀念他内敛宽厚的人格品质,更感谢他对青年导演的尽心帮扶、对藏族电影的多年引导。
万玛才旦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的一个藏族牧民家庭,那里背靠群山,面朝黄河,半农半牧,他在70年代接受了藏语教育,据说这与他喜爱藏传佛教经典的祖父关系密切。在兰州西北民族大学等学校进行文学研究期间,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万玛才旦的创作生涯,是从写作开始的。他从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小说集《诱惑》《嘛呢石,静静地敲》《塔洛》《撞死了一只羊》《乌金的牙齿》等,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海外发行;2002年他开始电影编导工作,主要电影作品有《静静的嘛呢石》(短片)、《草原》(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五彩神箭》、《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等,曾数十次摘获国内外电影奖项。多年来,万玛才旦致力于创作藏族题材小说、拍摄藏族题材影片。他的电影摈弃了繁复的影像调度方式,用大量固定镜头和长镜头,呈现出一种东方式的简洁素净,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标识的美学风格。
万玛才旦在北京电影学院修读了两个阶段的电影导演课程,第一阶段(2002 年至 2004 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让他有机会制作了获奖短片《静静的嘛呢石》(2002)与毕业短片电影《草原》(2004),第二阶段(2006 年至 2009 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09年执导他的第二部长片《寻找智美更登》是毕业作业。在拍摄毕业短片《草原》的导演阐述中他曾写道,他着手揭开笼罩在藏区文化中的“神秘面纱”,并反驳藏地是“与外界隔绝的香格里拉或荒野”的普遍印象。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片故事,在导演万玛才旦笔下,藏地的广袤、浓郁的文化特色、真实地对信仰与生命的思考表达,一切都有了它们应有的厚度,他用一己之力填补了民族电影的空白。
带着对万玛才旦导演的敬意与缅怀,2023年5月14日下午,向往老师在《短片创作与分析》课堂上,和一百位各专业同学一起重温了万玛才旦在校期间创作的毕业短片《草原》。由此也深深地缅怀了著名导演万玛才旦先生。
2004年,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联合作品《草原》导演时,他曾说:“常有人用文字或影像讲述我故乡的故事,给我的故乡一直以来蒙上了一层揭之不去的神秘的面纱。”这让他更加渴望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真实故事,展示故乡的真实面貌,再现故乡人们的真实的生存状况。
短片简介:
《草原》讲述了一个在藏地细小而真实的故事,草原上措姆阿妈放生的牦牛被偷了,才周村长带着措姆阿妈跨越草原去找偷牛贼,三个被怀疑的藏族青年用向山神起誓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措姆阿妈却并不希望因为抓小偷而“造孽”。整个故事通过“草原”这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人的特殊的思维处世方式,特别是由每个人物自身的行为不动声色地凸显和完成“草原”这一意象或主题。
在万玛才旦构思创作的《草原》的宏大主题的电影短片,在国际国内获得了不少奖项,主要有:第三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中国学生最佳短片奖、第二十四届俄罗斯格拉西莫夫国家电影学院国际学生电影节展映作品、第三届横滨国际电影节展映作品、第一届韩国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展映作品、第一届韩国国际青年电影节展映作品、2005年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展映作品。
《草原》部分主创团队成员:导演万玛才旦、摄影罗攀、美术松太加、录音杨忻和莎日娜、剪辑罗登
按照万玛才旦的导演阐述来说,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他的故乡,那里的山山水水常常使他魂牵梦绕。真实地讲述故乡的故事,是导演多年来的心愿,总是充满着一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关于主题是生活在草原的人们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讲,“草原”既是本片的意象,又是本片的主题。整个故事不刻意追求人物与人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表面的冲突,只追求一种内部的张力。整个故事通过“草原”这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中人的特殊的思维处世方式,特别是由每个人物自身的行为不动声色地凸显和完成“草原”这一意象或主题。一句话,就是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中最宽广的莫过于草原,比草原更加宽广的莫过于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胸怀。
关于风格方面,万玛才旦非常坦率:我常常分不清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构,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在你身边真实地发生着的某一件事,离“真实”有多近;而标榜“纯属虚构”的某一部作品,又能离“真实”多远。只有纪录才是暂时的真实,才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复原”。以纪录的方式虚构故事,才有可能使我们更加地接近真实的一面。因而,纪实是本片的主要风格;同时,调动和运用视听语言的各个元素,来展现冬日草原的苍凉雄浑之美,完成对人的升华。
在拍摄方面:万玛才旦全部使用为跟剧中人物年龄相仿的非职业演员,对白全部用母语,以再现剧中人物在生活中细节的真实,体现生活的质感。摄影上,要求罗攀用一种质朴的镜头语言,以体现影片的总体风格;运用各种手段拍出“草原”的韵味和美感;用镜头完成对“人”的塑造、对“人”的升华。在灯光方面要求多用自然光,减少人为的痕迹。录音方面:要求同期录音清晰,同时多采录自然界的各种声音,以还原草原的环境氛围。个别的美术、道具、服装、化妆方面,根据剧情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所选场景中原有的事物,不做刻意的安排,不做人为的雕琢。最后是音乐,构思了用无伴奏的民歌和由当地简单乐器演奏的单纯的、朴实无华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气氛。总体以突出“草原”这一主题、草原中“人”的主体地位、草原人对生活的态度为重点,将统一的风格、统一的基调贯穿全片。
万玛才旦(左一)参加北京电影学院2004届毕业联合作业研讨会
2004年7月6日,我校在国际交流学院的多功能厅举行了当年六部胶片作业的研讨会,万玛才旦导演也对他的《草原》提到了一些问题:针对我这部片子观众提的多是剧作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和后期的一些问题,比如说用音乐的问题,这些可能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有关系。我们觉得我们民族特别能理解、特别能感受的一些东西,可能其他人看起来就不容易理解。以后我想我要考虑到更大的关注面,然后汲取一些经验。
郑洞天教授在研讨会上对《草原》的评价:《草原》拍摄出来都比我看本子时的感觉还要好,这是令人高兴的,因为有些东西是本子写不出来的,有些是看了你的本子觉得不错,但你没有拍出来,没有还原到文学剧本的味道,《草原》达到了这样一种感觉。当时我们与谢飞老师讨论过,如果原汁原味地去拍《草原》,就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去拍,那这个事情也是非常有意思的,结果果然是原汁原味,就是回到甘南草原的味儿。《草原》这个片子中的老太太是个业余演员,有人觉得表现得不够,我觉得已经非常感动我了,她被村长带着去找牛,她自己又不愿意,这就是一对矛盾。摄影在摆机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把她放在阴影里头,我看着也很舒服,而且这种手法达到了我们国内导演未必能达到的气度和方式。当然《草原》想说的东西就更深一点。你有了故事,又通过故事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的发展变化,然后通过故事、人物表达一种情或者意,在这方面,在很多同学的剧本中我都看不到。要说《草原》的不足,普遍的一个感觉就是平淡。
当时美术系主任王鸿海教授的评价:我2003年参加过东京电影节,看过中国送过去的一些短片后,我就觉得我们的短片主要问题是剧本不好,故事的事件选择的不好,视角短浅,当毕业汇报展上看了《草原》之后,我个人觉得像这样的片子更市场化、国际化,我们需要这样的片子。我建议我们学校应该建立剧本库,我们的在校学生都可以参加短片创作,把文字变成影像,这是一个很好的事,学校缺乏剧本库,缺乏具备国际视野的剧本。
《草原》的指导教师,也是万玛才旦导演的恩师——谢飞教授曾评价这部作品:“这部作品证明了不懂藏语,不是藏族人不会拍出真正的藏族电影。” 《草原》选择了一个一听就清楚的事件。老太太的牛丢了,村长去找,她又反对,就这么一个事儿,在他们的民族中间是很有趣的。万玛才旦是学文学过来的,前面拍摄得不多,对视听语言了解得也还不深入,所以后期我帮着剪了剪,成片是比较完整的,这是属于故事很单纯、十几分钟就能说清楚易掌握的故事。从在教学上来说,艺术才华、悟性并不是学校就死活能教得了的,学校给了你基本的技能以后,给了你人文、艺术的环境之后,你要知道怎样开发自我,使得你的才华在将来显露出来。那么,无论看俄国的、丹麦的、波兰的毕业作业,他们的水平都很专业,原因是他们的教学就是这样由浅入深地、以实践带动创作的。
万玛才旦和同学们认真听取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提出的意见
在“缅怀万玛才旦导演活动毕业短片《草原》创作分享会”上,同学们对草原的评价如下。
田冻竹:万玛才旦导演的影片有鲜明的藏族文化特征,他把藏文化、精神风貌进行艺术化的表达。人的心胸、信仰、人生、灵魂……看似简单词汇,却意义深远。藏族文化有着庞大的文化体系。万玛才旦导演文化积淀深厚,也体会到了万玛才旦的宗教和信仰。
韩磊:我理解的万玛才旦导演取片名《草原》,草原的辽阔如人生的宽广,也偶尔会误入歧途坠入沼泽,犯错误后的如何自省与自救,《草原》指引人们如何获得一个新的人生,《草原》写了一个自我的救赎的故事。
赵国琛:《草原》虽是素人,但无表演痕迹。他们在演自己,更有生活真实感。
赵泽水:从影片介绍中,《草原》获奖当之无愧的,影片展现了宗教信仰的力量,体现了在社会和人心的复杂性,或许用复杂的思维方式展现出来会更好。
继教12级导演升本班刘俊潇:《草原》在于把复杂变为了简单,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让观众能够浅显的看懂领会深意是因为有一个事件内容的结构架构,而这个事件恰恰不能太复杂,要和生活接上轨,观众才会感觉不脱离他的实际生活内容,才会有共鸣与认同感。如何巧妙地转变为具象的故事,必须从中找到恰如其分的事件来承载,这个事件要简单易懂。从我作为汉族文化为生活背景的旁观者来讲,我始终认为这样子的看似简单的关于偷牦牛的事件我猜想在这部片子的核心价值中一定会有更深的禅宗的教义,我相信导演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故事,还有信仰的力量,普世的不仅仅是对于人的,还会有对于天地万物宇宙的观念,解读。
继教13级导演升本江翔:《草原》体现了空灵草原的人性光辉,小故事中蕴含着大智慧。
继教12级剧作升本李宏宇:草原,一部真正的少数民族电影。万玛不愿意将藏族生活神秘化,他试图用最日常的眼光去打量藏族文明。万玛才旦说,目前的少数民族电影流于表面化,太肤浅,缺少真正的民族视觉,不少电影仍然是“汉族视觉”,并流露出某种先天的审美偏见。他认为这种现象只是关注了一些外在的东西,对核心的东西理解不是很透彻,只看到枝干和叶子,没有看到根。所以需要少数民族自己的剧作家、导演和其他电影工作者,需要用一种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视线来审视。
继教12级剧作升本祝文奎:这种简单的叙事风格和朴实的剧作理念也始终在万马导演的以后作品可以体现,在原有故事的前提下,以记录的手法,没有太多的刻意的成分,这也是我们看到导演在导演理念和剧本实施过程中的最大亮点。同时,在优美的藏族民歌的铺垫下,我们似乎来到了一个纯洁无瑕的天堂,尤其是最后的结尾部分的民歌,让人看到了一个民族朴实伟大的一面。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效果也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继教12级李靖:藏族导演万马才旦通过对于藏族民族风情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一段民族文化的本质。对于民族文化因子的把握是有自己的独特方式的。无论是从环境的拍摄还是民族文化的表现来看都是具有可看性的。同时影片中还插入了一些现代汉文化的影子。
继教12制作本石祖佳:影片在出色的摄影拍摄下,很好地让观众体验了草原人的真实生活环境,无论是背景音乐,还是大量的中全景镜头的勾勒,都让观众亲临了草原人的生活细节。
缅怀万玛才旦导演活动之毕业短片《草原》创作分享会后合影
万玛导演正是以藏族人“内部”视角,用镜头讲述藏族故事的领导者。例如万玛才旦导演在拍摄毕业短片《草原》之前学生时代的第一部DV短片《静静的嘛呢石》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在那个徘徊在村落和寺庙之间,被电视节目深深吸引得小喇嘛身上,我们看到了毫不遮掩地对外界的向往,看到了藏族传统和现代文明之间的火花。小而平实的故事框架中,蕴藏着一种质朴而深刻的思考。这是他的电影的开端,也是结束--英国知名电影学者、影评人、策展人汤尼·雷恩定义万玛才旦的电影为:藏地电影。
众多亲友与电影人抵达拉萨大昭寺送别万玛才旦导演
藏族人民以何种姿态迎接现代文明的冲击,在万玛导演的影片中我们常常能观察到这样的思考,譬如在小喇嘛的身上,又或是在《塔洛》的身上。作为第一部藏语院线电影,影片放弃了对藏区广袤风光的描绘,用黑白两色勾勒出“塔洛”这么一个孤寂的小人物形象。在藏地他是优秀却不起眼的牧羊人,进了城才第一次在理发馆女孩的身上感受到爱与关注,他为此卖掉羊群,却等来爱人的离开。失去了生活的资本和爱情,塔洛的迷茫在影片的结局中被放大,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该何去何从,这也是当代藏族青年的迷茫。
喇嘛点亮万玛才旦告别仪式上的酥油灯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万玛才旦的故事只讲了一半,而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新一代电影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万玛才旦我们记得你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的导演、编剧、作家万玛才旦先生。
课堂笔记:马静敏
校对:刘美岐、王鑫乔、晏思驿
部分图片摄影:张喜涛、薛英坤、温馨
撰稿:向往
特别鸣谢:上海石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审:温馨
|